近期读过最有趣的关于ChatGPT但又没有局限在ChatGPT的文章是端的这篇。除了很有意思的“编辑部ChatGPT使用田野观察报告”、对于人工智能的回顾梳理(关于AlphaGo那段分析易懂但又抓住了要害),文章把焦点引回了人类社会本身(而不是抽象的“人类”)。AI和机器不取代某些工种是因为技术上的不能,还是因为这些工种本身已经heavily underpaid没有进一步榨出更高利润的空间?这也让我在“AI是否能创作/有没有原创性(authentic)”的激烈讨论中看到的一丝悲凉。Authentic不仅仅是被反复引用的本雅明的灵韵(aura)或者什么别的高高在上的哲学意义。它还是近代社会里手艺人和艺术家能为自己多争取一点合理报酬的重要argument。“AI也可以创造”的潜台词是现在的“创意劳动”会被进一步underpaid (e.g. “你干的不过是擦屁股活,一大半都是AI做出来的”)。正如简单粗暴的发问“钱最后到哪里去了”可以戳破许多温情脉脉的popaganda (e.g.抗灾扶贫),同样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扔进这一波关于AI带来影响的讨论里:最终获利的具体是谁?谁又被data laundary投喂AI不被追责和压低工作报酬双重剥削?
端这篇文章结尾引述了提出“科技沙文主义”(technochauvinism)的Meredith Broussard的话:“技术系统不会消除社会问题,但会转移和掩盖它们。”
端 | ChatGPT要取代传媒了吗?端编辑室的一场“人工智能”小实验
https://agora0.gitlab.io/blog/initium/2023/03/09/INITIUM-chatgpt要取代传媒了吗-端编辑室的一场-人工智能-小实验-工具人.html
与之相对的,《人物》的那篇多人采访里大部分观点都是老生常谈,要么非常(新自由主义)个体化,要么动辄“全人类”化。但如果read against the grain,把谈论对象AI作为一面镜子,去反观谈论者自身,那篇堪称信息丰富,无意识泄露了人类的自恋、自大、焦虑。而且清一色的男性panel还让我察觉到了人工智能vs.人类的(虚假)对立中的性别维度(ps. 标题中的“作战”、“武器”这种战争话语本身就是"男性"的)。“人类被智能机器奴役/消灭”到底是一种人类的universal想像,还是一种男性对于自己dominant role受到威胁的想像?而“智能机器即使强大了也没有但渴望(从人类身上)学到爱/情感”可以说和这种想像是一体两面——他既害怕被“更强大的男性”统治,又害怕被“本来依附于他的女性”抛弃。
人物 | 与ChatGPT作战,肉身是我们唯一的武器
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3-04-03/doc-imypahkp3402904.shtml
今天看笑之大学最大的感受还是戏中戏的设置唯有在戏剧舞台上才能有100%的效果,尤其是这一版笑之大学里向坂和椿一排练喜剧的时候,向坂觉得尴尬不愿开始,椿一呵斥道:演戏得面对观众啊!真的可以说是全剧最好笑的高光时刻之一,尤其是和之前看的电影版比起来,电影是没有方位的,从上从下随便什么角度都只是一种选择和一种表达方式,但戏剧是有的,面对观众的才是戏,或者说至少是mean to给观众看的那部分戏,而在戏中戏的设置里突然点出来说在演戏哦,除了能让所有人捧腹大笑之外(事实上戏中戏的桥段结束后哪怕是日本人都忍不住全员在鼓掌),也是最妙地一种打破第四面墙将观众拉进这个只有两个人的舞台之中的方式,如果说在电影的时代里还有什么必要看戏剧,大概就是有些巧思确实只能在小舞台上达成吧xddd
这套粤语教材是为会说普通话、并有中文基础的粤语初学者而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本书的学习,让学员在短期内掌握不同情境的实用粤语,同时建立自主学习基础,在完成本课程后,有能力持续自学,提升粤语水平。本书根据香港地区粤语的特色,以主题对话为主,展开系统性教学,力求兼顾语言教学的学术性、实用性及趣味性。教材分为上、下两册,每册各15课。上册的第一至三课为基础前奏,帮助学习者对重要的学习工具—“粤拼”建立初步概念,之后每课均由八个部分组成:词语、会话、重点讲解、补充词语、句式练习、综合练习、精选语句和香港点滴。
沿海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