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小前几天产生了一个暴论: #温瑞安 作品的魅力来自「切片」——有些段落截取出来以后,字句、描写乃至人物形象会让读者产生一些绝美想象,进而误以为原著完整作品也如同这些截取出来的特定段落文风及包含的人物一样清新隽永/飘逸绝尘/慷慨侠烈。但谁要是因此而去看原著,就一定会遭到当头一击。
这其实就是切片短视频之于长剧或电影的关系。截取出来的片断无法反映原片整体观感。
这种切片效应也不是现在才有。1990年代温瑞安在大陆第一轮走红时,图书背面经常会印一段小说内容作为招徕;2000年代温瑞安第二轮走红,靠的是网络小说平台上面的「精彩摘要」。这些文字摘录一般都能起到「切片」的效果。
看到《赴山海》的小观众在得知原著《神州奇侠》种种荒谬情节以后纷纷大骂,很难不让人追思往昔——大家都是被吸睛内容骗进来杀的受害者啊!
做错事的第一反应可不可以是我去查一下而不是我明明这么做了?hello没有人想知道你到底干了什么我只需要结果好吗我真服了,屁大点事干不好还要我来check我check完说我可能做错了,sb
我对同事的要求真的不高我可以帮你debug帮你看问题你1.学一次不会三次该会了吧2.我跟你说的东西你照做至少该会吧
我真的服了我以为这已经是对做人最基本的要求但很多人真的不带脑子上班的
原来金锁骨菩萨这个故事除了大家熟知的淫妇死后化为金锁骨菩萨众人方知是以淫欲渡人的版本还有个贞洁版
马郎妇,观世音也。元和十二年,菩萨大慈悲力,欲化陕右,示现为美女子。乃之其所。人见其姿貌风韵,欲求为配。女曰:“我亦欲有归。但一夕能诵《普门品》者事之。”黎明彻诵者二十辈。女曰:“女子一身岂能配众。可诵《金刚经》。”至旦通者犹十数人。女复不然。其请更授以《法华经》七卷。约三日通至期,独马氏子能通经,女令具礼成姻。马氏迎之。女曰:“适体中不佳。俟少安相见。”客未散而女死,乃即坏烂葬之。数日有老僧仗锡谒马氏,问女所由。马氏引之葬所。僧以锡拨之,尸已化,唯黄金锁子之骨存焉。僧锡挑骨谓众曰:“此圣者。悯汝等障重故,垂方便化汝耳。宜善思因,免堕苦海。”语已飞空而去。自此陕右奉佛者众。
泉州粲和尚赞曰:“丰姿窈窕鬓欹斜。赚杀郎君念法华。一把骨头挑去后。不知明月落谁家。”
这怎么看还是淫妇版更有大智慧啊………!
沿海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