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日本野菜相关的公司会搞那种定期往家里送一箱野菜组合的优惠set,今天下午申请了一个,是那种因为长得奇形怪状不能卖到超市里面被遗憾淘汰的野菜们,为了减少食品浪费而便宜打包直接卖给消费者的野菜组合(盲盒?福袋?大礼包?),我贼喜欢这种然后就预订了。一个人几乎顿顿做饭的s尺寸野菜箱(包含水果!),每两周配送一次,好期待:woyaochi_color::blobcat_stamp_igyo:
耶我刚刚看了我订购的set,说最近这一个月订购野菜箱的人会获得晴王葡萄,妈呀馋死我了!https://losshelp.jp/#example
【独家|天价“陪伴师”背后:在中产家庭监控中 辅导孩子考清北】7点起床,跳绳1000下,奥数AI英语连轴转,写字不能擦,坐姿必须直——这是一份7岁孩子的暑期计划表,也是一名“高学历陪伴师”的日常工作指南。在江苏某千万豪宅中,陪伴师陈婧每天严格执行这份由雇主制定的计划。孩子的每一个学习环节都被精确到分钟,甚至要被录制视频供晚间检查。书房里两个摄像头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坐姿不端,母亲的提醒即刻从云端抵达。
雇主希望孩子考清华北大,之后往公务系统的塔尖晋升。陈婧感受得到这位妈妈的焦虑和控制欲。孩子拖延,完不成这些不匹配的任务,妈妈会指责她敷衍。陈婧带着小孩做到晚上近10点,妈妈也生气,说影响第二天上辅导班,浪费她的钱。小孩第二天比计划表迟了20分钟才起,妈妈再次施压,孩子今天的默写“一个都不许错”。
这并非个例。在全国多地精英家庭中,一场围绕子女教育的“军备竞赛”正在升级。家长们通常期待孩子未来走国际路线,或者考国内的985、211。对陪伴师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学历985、211,英语母语水平,甚至驾龄几年,会开什么车型,钢琴多少等级……
“这些家庭往往物质充裕却时间贫困。”31岁的薛凌伟从业5年,他坦言,企业高管父母们通过摄像头和计划表远程操控孩子的成长,却鲜少亲自陪伴。孩子们在学业高压与情感缺失中挣扎:有的哭闹摔东西抗议,有的偷偷遮挡摄像头,还有的患上情绪障碍。
高学历的人对未来迷茫,盲目入了陪伴师这行——中介Lucy观察到,这在2020年之后逐渐增加,除了大学生,不少是失业或转行的。有个中科院的博士后,留学回来后不适应国内的科研环境,认为能通过陪伴师做有意义的教育辅导。
不过,在薛凌伟看来,行业早已过黄金期,内卷严重,他入行时月薪3万,现在砍半。“就是挣一笔窝囊费”,薛凌伟语气加重。家长焦虑,孩子崩溃,两面夹击下陪伴师卡在中间,成为情绪垃圾桶和缓冲带。大多数陪伴师此前的求学、工作并不顺利,现在接单不易,为保住这份工,都选择服从,按雇主的规划,老老实实填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间的真空。如何让孩子配合,才是他们的工作主题。 #洞见计划 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31061578_120146415
在豆瓣上看到有刚刚工作的年轻姑娘,出借银行卡而引来官非,被判“帮信罪”,因此罹患抑郁症而自杀。
我看到这消息以后,吓了一跳:像我这种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年职场打工人,都从没听说过,只要有一笔“违法资金”从我的银行卡上过,我就会遭到如此严重的刑罚。我为此搜了下“帮信罪”的前世今生,尤其是它实际执行的效果,真是大开眼界。
一言以蔽之:这是个不亚于“寻衅滋事罪”的恶法、口袋罪。
“帮信罪”这狗屁罪名的设置,就是因为,前几年你国电诈猖獗,民怨沸腾,官府一没法追究那些在东南亚美滋滋数钱的诈骗犯,二没法追回被骗走的巨额钱款。所以,就搞出这么个东西,把国内那些被用来给电诈转过帐的银行卡的主人抓来,判刑吃牢饭,暴打这些倒霉蛋让倾家荡产的电诈受害者看着出气;再从这些倒霉蛋家里罚钱,割他们的肉糊弄受害者。而有关部门当然也能在这种丧尽天良的“执法”过程中,从那些倒霉蛋的血肉里,舀到最肥的一杯羹。
而这也就好解释,被判这罪名而毁掉人生,数量最多的,不是那些随便出借乃至售卖身份证、银行卡给骗子的底层没文化穷人(他们才是“帮信罪”理论上应该惩戒的大宗),而是有家有业的普通人,尤其是尚未工作or才工作不久的学生。因为,抓前者讹不出钱来,还得管他牢饭;抓后者,当事人和他的亲属为了不留案底,就得倾家荡产给这些披官皮的恶狼塞钱,退赔and行贿!
沿海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