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zu0214 时间都去哪了 
最近见到最多的“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创造伪需求,解决伪需求然后翻过来鼓吹自己多先进”的就是那些国产电瓶车。
原本一个机械按键就能解决的操作,他们偏要整成三层菜单、语音识别、触控滑条。想开个空调,要么在屏幕捅半天,要么喊一嗓子“你好小X”,结果识别半天还卡顿。然后呢?他们就开始宣传这是“智能交互”“人机融合”,好像造出个宇宙飞船似的。有的还整出什么“隔几十厘米隔空开门”这种功能我都伸手了,为什么不能多伸十厘米?还有厂商宣传的前备箱,我放个东西还能开个引擎盖?你把发动机舱设计短点不得了?那不行,我们抄袭外观的那家就设计这么长,我们也得做这么长。更别提什么雨刮随音乐摆动、香氛随速调节、自选安全气囊颜色……看着热闹,其实都在浪费资源。
这些车厂在发布会上从头到尾讲的,全是这些“智能”“交互”“体验”“生态”,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只字不提。碰撞测试制动距离这些要么避而不谈,要么漫天吹牛,搞出来200km/h瞬间刹停小车撞飞重卡这种笑话。电控冗余、散热系统、线束保护这些最关键的工程问题根本不出现在宣传片里。
但灯光能跳舞、语音能开窗、屏幕能分区,他们就能吹上半小时。真要说,这哪是造车,分明是在造一个能跑的电子产品。
事实上,机械系统的可靠性,要远高于复杂的、高度集成的车机控制系统。
机械按键、传统拉杆、物理开关这些东西看似没有科技感,但它们经过几十年工程验证,容错率高、环境适应性强,坏了也容易修,修起来也便宜。而现在很多车企追求“全触控”“无按键”,把空调、雨刷、后视镜全丢进屏幕里,结果一旦系统死机或电控异常,整车功能全废。
这不叫智能,这是拿驾驶员的安全去冒险。
除此之外还有零部件更换,像车灯、翼子板这些本该简单、可更换的部件,也被整成复杂的“多功能集成组件”。一个小地方出问题,不能单独换小件,得整个模组一块换。价格高得离谱,只能去4S店维修,厂商靠这个赚得盆满钵满。
@sharkieCC 我也想让朋友们都看但啊啊啊啊啊粤语剧还是,太难让大家就这么走进来看了!
没有AO3,只能打开LFT,结果发现现在LFT的功能实在是太奇葩了,一篇文上可以看到所有读者的批注,谁能理解一篇文读着读着突然出现一个句子后面有“甜度max”“虐度max”tag,谁想知道哪个句子有99+个人觉得很赞,又不是淘宝。
我不行了,早年听闻法拉盛常年偷渡肥美大闸蟹,只偷偷卖给识货的华人顾客,现看到你们德区中超的微信团购群提醒大家自提大闸蟹时务必携带不透明的厚实袋子,我操,遵纪守法拆腻子这辈子唯三铤而走险的违法时刻:偷渡,逃税,偷渡大闸蟹
https://www.ubisoft.com/en-us/company/careers/interns-graduates/develop-at-ubisoft
今年育碧的培训计划申请开始了,限制毕业2年内的新人从业者or在校生,符合申请条件感兴趣的宝宝可以关注一下!
有想交流的宝宝欢迎评论交流,比如我还没研究明白到底可不可以远程...似乎是不行
沿海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