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en 钟上一个数字是五分钟呀
终于鼓起勇气看了小饼的单独live,对欅坂的感情一直都很复杂,欅坂出道的时候我读高中最后一年,在青春期的尾巴上喜欢的最后一个团体,对欅坂的感情有对一般女偶像的喜爱,有对这个叙事和世界观的沉迷,但更重要的一部分是,她们是站在舞台上的我,这个团开始出现问题平手开始黑脸的时候我也几乎是每天看live视频哭到天亮。人的青春期为什么会有那么巨大的痛苦和那么充沛的眼泪?即使并没有作战的理由,我也天天在脑内和人交战,而欅坂正是在一种极度空虚的世界观里和一切对抗的偶像团体(偶像团体本就是极为空虚的东西)。如今再看欅的一切,很难说好还是不好,那只是一种极度真实的青春期的概念,到最后也和青春期一样一地鸡毛,而最后我们所有人只是普通地活了下来,变成了完全不一样的人而已,看如今的小饼,也只有这样淡淡的感情。
很多日本野菜相关的公司会搞那种定期往家里送一箱野菜组合的优惠set,今天下午申请了一个,是那种因为长得奇形怪状不能卖到超市里面被遗憾淘汰的野菜们,为了减少食品浪费而便宜打包直接卖给消费者的野菜组合(盲盒?福袋?大礼包?),我贼喜欢这种然后就预订了。一个人几乎顿顿做饭的s尺寸野菜箱(包含水果!),每两周配送一次,好期待:woyaochi_color::blobcat_stamp_igyo:
耶我刚刚看了我订购的set,说最近这一个月订购野菜箱的人会获得晴王葡萄,妈呀馋死我了!https://losshelp.jp/#example
【独家|天价“陪伴师”背后:在中产家庭监控中 辅导孩子考清北】7点起床,跳绳1000下,奥数AI英语连轴转,写字不能擦,坐姿必须直——这是一份7岁孩子的暑期计划表,也是一名“高学历陪伴师”的日常工作指南。在江苏某千万豪宅中,陪伴师陈婧每天严格执行这份由雇主制定的计划。孩子的每一个学习环节都被精确到分钟,甚至要被录制视频供晚间检查。书房里两个摄像头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坐姿不端,母亲的提醒即刻从云端抵达。
雇主希望孩子考清华北大,之后往公务系统的塔尖晋升。陈婧感受得到这位妈妈的焦虑和控制欲。孩子拖延,完不成这些不匹配的任务,妈妈会指责她敷衍。陈婧带着小孩做到晚上近10点,妈妈也生气,说影响第二天上辅导班,浪费她的钱。小孩第二天比计划表迟了20分钟才起,妈妈再次施压,孩子今天的默写“一个都不许错”。
这并非个例。在全国多地精英家庭中,一场围绕子女教育的“军备竞赛”正在升级。家长们通常期待孩子未来走国际路线,或者考国内的985、211。对陪伴师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学历985、211,英语母语水平,甚至驾龄几年,会开什么车型,钢琴多少等级……
“这些家庭往往物质充裕却时间贫困。”31岁的薛凌伟从业5年,他坦言,企业高管父母们通过摄像头和计划表远程操控孩子的成长,却鲜少亲自陪伴。孩子们在学业高压与情感缺失中挣扎:有的哭闹摔东西抗议,有的偷偷遮挡摄像头,还有的患上情绪障碍。
高学历的人对未来迷茫,盲目入了陪伴师这行——中介Lucy观察到,这在2020年之后逐渐增加,除了大学生,不少是失业或转行的。有个中科院的博士后,留学回来后不适应国内的科研环境,认为能通过陪伴师做有意义的教育辅导。
不过,在薛凌伟看来,行业早已过黄金期,内卷严重,他入行时月薪3万,现在砍半。“就是挣一笔窝囊费”,薛凌伟语气加重。家长焦虑,孩子崩溃,两面夹击下陪伴师卡在中间,成为情绪垃圾桶和缓冲带。大多数陪伴师此前的求学、工作并不顺利,现在接单不易,为保住这份工,都选择服从,按雇主的规划,老老实实填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间的真空。如何让孩子配合,才是他们的工作主题。 #洞见计划 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31061578_120146415
@Fromtheretohere 子宫焖饭,淫水饺子,还有长2m挂腰上的jj,都是上个时代的经典(
@ccarbonbon 感觉还更复杂一点,exotic的同时还混合着因为香港很特殊所以可以写一些大陆写不了的东西但同时又要一心向北就更!
沿海奸民